原始链接:http://www.dadazim.com/journal/2010/01/after-high-speed-rail-protest/
2010年1月17日星期日
香港,妳徐徐翻開了一頁新的歷史
原始链接:http://www.dadazim.com/journal/2010/01/after-high-speed-rail-protest/
昨晚發生了甚麼?你們在電視、報紙、Facebook、Twitter、手提電話、人家的手機電話上看到了甚麼?這一夜發生了甚麼事?每個參與或沒有參與的人都有他們的答案。
只接收傳統媒體而資訊昨夜不在現場者,大有可能單純的將整件事當成一場單純的暴亂。我無意反駁;老屎忽們、政治冷感者,大可繼續將這場運動定性為一群一事無成的黃毛小子發窮惡的舉動。我並無意說服任何人。我又何苦諜諜不休地說,昨晚中環發生了甚麼轟動的事,有多少市民堅持和平靜座歌唱、又有多少人早已採取暴力抵抗的路。我何苦再拋出甚麼理據。在政府那些「邊緣化」、「要發展」的恫嚇下,有多少人將他們對中國崛起的多年恐懼化為對高鐵的盲目崇拜。這城當中有許多人,連日來已盡了力。在一切可以的途徑下,向人們解釋、討論當中的問題。但許多人卻不為所動,亦不打算細心思量當中particular的問題——「落後於大勢」之恐懼將他們的理智淹沒。事已至此,我又何苦說,日子會證明一切。政府吹噓的那些美好願境,末來將怎樣落空,歷史將怎麼決定和審判——我已沒心機說。我要說參與這事的所有香港人。
和平和暴力,昨夜在中環的人各有選擇。相同的是,這場運動使政府難看,使它非常難看——這三天,政府官員有圓滿回答過議員的問題嗎?當中許多致命而核心的技術問題,政府一律以「正在進行內部研究」而迴避過去;建制派的投票機器氣急敗壞的嘴臉,連番否決利民動議的投票——功能組別是甚麼?普遍政治冷感的香港人,我不知道在這件事中,他們看到多少、聽到多少。
功能組別是甚麼?他們原是一群猛凶極惡的上層利益悍衛者,如今則助紂為虐,助地產商政府借高鐵之名劫貧濟富。這些妖孽在不公平的政治制度護翼下,僅以一百幾十票便被選入立法會,強暴民意,化外面的巨大分歧為多數支持的說詞。近七百億港元,如今已被這些個個身家豐厚、坐擁高位的萬年代表批了。但那夜精彩的是甚麼?一向斯文惜身的港人,竟以己身將立法會各處要道堵塞,使官員和一群立法會妖孽無法離開,退回立法會中避難將近五小時。場外上演的是甚麼?是市民被警察抬走後,又自動回去補上,另一邊廂則是衝擊防線的被胡椒武器淺中,最後該等妖孽只能在大批警員護送下狠狽地以地鐵「逃生」。神來之筆的一幕——是零三年時對群眾舉中指的黃宜弘被某處飛來的一個膠樽打中後腦——他們應該受到更好的待遇才是。
想想看,其中一群「暴民」就能夠阻止立法會所有出口,那整體人數又如何?警方連遊行數字都不敢統計﹗接下來,那些冷眼旁觀的「理性務實」港人應該想想,是甚麼的東西使他們在周末不去唱K、食飯、睇戲、叫雞、訓覺,而是去冒著法律責任和人身安全的風險去衝擊政府﹗是甚麼使那些青年人絕望至斯,竟覺自己明日將一無所有,拚了死的去跟社會建制對抗。在你對他們冷嘲熱諷之前,你是否有過念頭要去留意他們的理據?仔細看看立會辯論的直播甚至文件?
昨晚是一場暴亂,我如此認為,我認為這最好是一場暴亂。難道靜座、唱歌、叫口號,能令這個一千百仙為有錢人服務的政府有絲毫讓步?至少有激烈行動的人,都抱著如此想法。你若在幾年前看見這些畫面,準不會相信裡面的是香港人。在某程度上,香港人已不復是以往的蟻民。他們或以和平、或以暴力手段而有所追求——有所追求﹗終於似一個當代的人類﹗
那幾百苦行的人,那幾名絕食的人、那些參與集會、衝擊的人,他們關心竟是那些老人家的家園、城市發展的方向、文明和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性、資源分配的公平性——剎那間,這些香港人有一張蒼老和肅穆的臉。人們許有質疑他們流於理想(想想看香港人在歷史上何曾有過理想),他們亦可提出很多對高鐵的實在質疑——而官員根本不肯正面回應,工程即要粗暴上馬。
這是是香港人一個羞愧的日子,我們狠狠的被強權姦污。但我們又檢驗了港人一次小小的、遲來的精神覺醒。敢問市民、警察、官員、議員的拉鋸戰持續了多久?行政長官有沒有說過一句話?那些人在禮賓府前靜座、中學生絕食而暈倒、萬人包圍於立法會、禮賓府、防暴警察出動……都竟沒使曾蔭權有一絲動容。難道說,這是一個值得我們理性、務實、冷靜地對待的政府?
我個人並不認為工程只需六六九億便可完成。一旦超支,是否又要回到立會?到正式收回菜園村土地、催毀那些老人的家園時,又會遇到甚麼激烈抗爭?接二連三以「發展」、「與國家接軌」之名而來的基建亦將陸續有來。抗爭難道不會持續?他們將壓迫我們,他們將強姦我們,他們將宰殺我們——難道說,這些自恃一無所有的人,不會與整個特權階級周旋到底?一無所有是無產者的武器。
昨晚我說,晚安,香港,妳徐徐翻開了一頁新的歷史。
image taken by laihiu
Orignal From: 香港,妳徐徐翻開了一頁新的歷史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